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之三 草木传情 文化共生——国际教育学院春日园艺体验活动圆满落幕
    2025-04-16 10:13  

    当国际教育遇见东方园艺哲学,当五洲学子邂逅中国草木美学,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春日之约,在天财园悄然启幕。近日,国际教育学院成功举办"芳菲四月·生生不息"园艺体验活动。特邀园艺疗愈师李永玲老师带领28名留学生与留管教师通过"五感寻春""压花手作"两大特色环节,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解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智慧。



    盲行悟道:五感解锁自然哲学

    本次活动在李永玲老师对“目染山河色,鼻沾草木香,耳闻松涛语,手触溪涧凉。五感皆成韵,润心自成章”的解读中拉开五感润吾心的序幕。李永玲老师精心设计了"信任盲行"环节,引导师生们蒙眼感知校园春色。



    越南留学生阮梅芳轻抚紫槐沧桑的树纹,用指尖丈量着时光的年轮,用心倾听大树的喃喃细语。赤道几内亚留学生梅利亚踮脚细嗅碧桃的幽香,鼻尖萦绕着"春风喜雨绿枝扬,又得清辉送细香"的意境。当泰国姑娘罗丽的足尖轻触蒲公英丛松软的泥土时,细碎茸毛随风扬起,她俯身拾起一朵待飞的"小伞",轻声惊叹:"这让我想起白居易诗中'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原来飘摇的蒲公英也藏着中国古人的自然哲思。"


    方寸藏春:压花演绎东方美学

    移步植物工坊,李老师以宋代《格物粗谈》中"观物取象"思想为引,带领师生开启压花艺术创作。活动现场展示的《广群芳谱》,为跨文化创作注入传统美学基因。泰国留学生谢可芯将蓝色花瓣修刻为孔雀翎羽嵌上红色满天星花芯,缀以泰式宫殿飞檐纹样的鎏金箔片。土耳其留学生坤泽将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穹顶的几何纹拓印在风干玫瑰花瓣上,缀以瓷砖纹样的珐琅彩片。马来西亚留学生黄净鸿以玉兰为纸、松针为笔,雕刻出中式园林意象。



    最终完成的28枚钥匙扣,既封存着校园春色,更凝聚着多元文化对话的结晶——正如李老师在指导时所言:"每一片花瓣都是自然的语言,当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便生长出新的文化年轮。"



    文脉新生:园艺架设心灵虹桥

    活动分享会中,李永玲老师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自然栖居智慧,延伸到园艺疗愈对跨文化适应的积极作用。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罗淞炜展示着镶嵌蒲公英的钥匙扣说道:"这颗'会飞翔的种子',让我感受到了张载'民胞物与'的东方仁爱之心。"国际教育学院心理教师乔翠芳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活动创新融合园艺美学、非遗技艺与心理教育三大模块,未来将持续打造"传统文化沉浸体验"品牌项目,让校园草木成为传播中国智慧的生动教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