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天津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统计学院中外师生一行50余人一起参观了天津河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加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留学生们与中国学生一起参观了展览馆,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并沉浸式体验了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外学生们在天津河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合影留念
展览中陈列着天津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包括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制作技艺等。留学生们对这些传统手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驻足观看,并与讲解员互动交流。

同学们在非遗保护中心讲解员的引导下近距离观看非遗作品
随后,中国戏曲协会会员、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齐林老师和天津戏曲家协会会员刘建辉老师共同为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体验式京剧文化讲座。两位老师自幼考入天津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表演专业,有着深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功底。讲座中,老师们详细介绍了京剧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美学特征以及当代价值与传承,并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了京剧的经典剧目和角色。

齐林、刘建辉两位老师现场为留学生讲解展示京剧经典动作
从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到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再到精美绝伦的戏服与脸谱,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乐此不疲,尤其是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感到新奇。
为了让留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京剧文化,老师们还带来了京剧表演中常用的道具与服饰,如折扇、水袖、马鞭、厚底靴等,邀请留学生们上台互动体验。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留学生们尝试了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迪诺拉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中国京剧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尊重和欣赏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此次活动同时也是国际教育学院与统计学院共同携手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留学生组项目课题调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外学生在备赛中跨越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一起研讨探究留学生对于京剧文化的体验感受,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齐林老师回答中外学生项目调研小组问题

两位老师与调研小组成员合影留念

今后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机会,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为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繁荣贡献天财力量。